两岸联手拓展国际玻璃钢市场
“相互吸取、发挥海峡两岸优势,携手将中国从生产大国,打造成玻璃钢强国,联手拓展国际市场。”这是不久前在上海由中国玻璃钢工业协会和台湾强化塑胶协进会共同组织的首届海峡两岸FRP/CM(玻璃钢/复合材料)联谊会上,台湾和大陆业界企业家和专家的共同心声。
两岸代表结合全球行业发展实际,提出要转变观念,瞄准高科技电子行业,开发“短、小、轻、薄”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复合材料产品。目前,欧美等地运动及家庭休闲用玻璃钢/复合材料制品市场很大,两岸代表提出,要提高产品质量与档次,瞄准国际玻璃钢/复合材料消费趋势,结合两岸的设计、技术和生产等优势,研发适合欧美市场消费心理的优质新产品。
台湾省玻璃钢/复合材料工业始于1965年,从民生工业与运动器材起步,30余年来持续发展,已从当初的劳动力密集转变成劳力、技术密集,进而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方向发展。台湾省玻璃钢/复合材料人均拥有量远高于美国,CFRP(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运动器材产量是世界之最。台湾省复合材料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高,除省内需求外,大量出口,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近年来,由于台湾人工费用高,台商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纷纷来到祖国大陆投资建厂。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服务我国*事工业及航空航天事业,我国大陆的玻璃钢/复合材料逐渐发展壮大,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玻璃钢/复合材料工业的生产规模、技术工艺等都取得较快发展,到2003年,我国玻璃钢/复合材料产量(台湾省未计)已跃居全球第二位。2004年,我国玻璃钢/复合材料市场仍呈上升态势,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同比分别增长近40%。但由于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技术与产品还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建材工业“十五”规划中要求,“十五”期间,我国玻璃钢/复合材料工业要重点做好市场开拓工作,优化设计,减少材料用量,提高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加强新产品开发和制备工艺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加快产业化和产品规模化生产步伐,满足市场需求。
联谊会上,两岸的玻璃钢/复合材料企业家和研究人员相互介绍了两岸行业发展情况,并对国际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他们一致认为,祖国大陆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机遇,两岸同行要把握机遇,共同搭建技术和信息平台,及时掌握国内国际市场及技术研发动向,在共同拓展国内市场的同时,联手开发国际市场。
两岸企业家和研究专家还就保护环境、合理处理玻璃钢制品废料和保护知识产权等问题,以及研发纳米级制品、高分子纤维等高科技玻璃钢/复合材料制品技术开展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