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这三年疫情不止。
我们步履不停,
在风暴中迎击风暴,
在惊涛骇浪中,
坚定前行的航向。
有一份光,发一份热,
听过骤响,经历同心,
终于迎来了胜利前的曙光。
此时,更能感受到一线医务人员的伟大,
因为有他们的无私奉献,
才能让我们在黑暗中看到光明。
世界上有两种无与伦比的伟大:
一种是力挽狂澜式的全面胜利,
另外一种是黑暗中坚守到最后的星火孤城。
年最后一个月
这个月,我们共同见证了防疫*策的不断调整与优化。当许多人还在为全面解封恢复自由、告别核酸检测与行程码而欢呼时,随之而来的是囤药的恐慌和与病*正面交锋的恐惧。而你们却再一次逆行,迎战着黎明前的“至暗时刻”,三院的广大医护人员因面临感染减员和群众就医需求急剧增加的双重考验,这是超乎想象的负荷。
急诊科:日日夜夜,医院“第一道岗”
从清晨到日暮,从寒露到朝露。这里作为患者的生命通道,工作压力急剧上升,随着接诊的阳性患者越来越多,急诊工作人员也相继感染。为了不耽误工作,急诊科主任刘文通、护士长郭晶首当其冲,克服身体不适坚守岗位,胡义川、姜杰、贺晓琳、李海霞、何香雯等人也先后咳嗽、发烧、浑身痛……有人倒下就有人补充上来,大部分人都在勉强坚持,哪怕发着烧也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这些病痛没有影响他们为病人服务的决心。还有的忙得无暇吃饭喝水,有的声音已然嘶哑却仍然喊着,有的顾不上自己发烧的身体去照顾晕倒的患者。
刘文通主任的父亲刚刚做完手术,而他没有告诉任何人,每天依然提前到达工作岗位,夜深人静时一个人守护在父亲床旁。郭晶护士长目前已二次感染,长期坚守在一线身体严重透支的她,诱发了新一轮的高热症状……急诊科是一支难不倒,压不垮的队伍,人员轮番上阵,只要没有高热都自发上班。
急诊科医生汪彬、闫玉涛即使出现不同程度的高热,经过短暂休息后也毅然返回一线值班,实在累了就伏在工作台上休息片刻;肖传帅医生感染后,家人也因此全部感染,科室安排他回家休息,当他看到科室人员不断感染,即使女儿烧还没退,自己也还在发热中依然坚持回到岗位;王诗然医生白天接到孩子、老公都发烧的消息,没有选择立即回家,坚持上完了夜班交代好医嘱后,第二天上午才赶回家中。郭丽颖、何香雯、刘秀云感染后毅然坚守岗位,姜洁、何香雯、薛海涛已经半个月没有见到孩子了……像这样的医护人员,急诊科还有很多很多……介绍到此,郭晶护士长不禁心疼的掉下了眼泪。急诊科护士姜洁在接受小编采访时,说几句话,就要猛烈地咳嗽一阵,可以感受到她在坚强地支撑着。姜洁告诉小编,她的家人也已全部感染,但身为一名医护人员,她选择站在患者最需要的岗位。
院前急救医生谭煜驰48小时未回家,在完成自己份内的救护车接运患者工作后,还帮助确诊同事出急诊的诊疗工作。院前急救医生宋仁芃、曲富禧24小时坚守岗位,以院为家,医院,白天昼夜连轴转,感染疫情后也没有丝毫退缩,不知疲倦地投入在紧张的工作之中。都说大事难事见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在急诊科医护人员全员感染新冠疫情后,神经外科副主任马成来、神经内三科医生李慧卓第一时间支援到急诊科的队伍里,不惧感染的风险英勇奋战,全力保障着群众的生命健康。虽然两位前来支援的医生也意料之中的被感染了,但他们毫无怨言,英勇战斗在与死神竞速的急诊科,时刻守护在患者身旁,不忘医者使命,用行动护佑生命。
医务科、护理部:
因时因势施策,科学统筹力量
当面临着阳性病患增多、医务人员减员、医疗资源紧张等诸多困难。我院不断优化就医流程、扩容医疗资源、增加诊室和医疗力量,启用发热门诊,建立阳性隔离病房,作为战斗一线的指挥枢纽,医务科和护理部协调一线科室,对医生、护理人员及时调整班次确保工作有序进行,他们也是全院最忙碌的科室之一,一项项“作战方案”、一道道“作战指令”从这里发出,大家夙兴夜寐,最大程度保护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医务部主任杨国良、护理部主任李迎洁积极对接处理基层反馈上来的问题,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每一个节点都要考虑到,在接收到上级的指令后第一时间分门别类下达到分管部门,与上级部门对接、流程梳理、人员部署、患者救治……看得见的是简单的上传下达,看不见的是与上级部门、各科室的协调与统筹,点点滴滴的工作汇聚在一起,极其考验管理能力。他们将满满的关爱之情传达到每一位一线医护心里。隔几日就会走访慰问一线战士,向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疗护理工作者表示感谢,询问大家的实际困难,及时帮助解决,同时还做好对居家人员、坚守岗位人员的治疗和生活保障工作,把对广大职工关心关爱的举措落到实处,帮助科室解决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新冠阳性隔离病区:
雷神山战士彻夜值守在那儿
12月11日,我院紧急筹备启用了隔离病区,用于收治全院各科室合并新冠感染的住院患者。董云丽副院长、神经内六科护士长赵懿倩再次披甲上阵,她们是年疫情爆发时驰援过湖北武汉抗击疫情的“搭档”,已经有了深度的默契,她俩一个靠前指挥一个坐镇污染区,灵活的处置能力,快速接诊、积极治疗,护送一个又一个患者出院回家。她们连续多日吃住都在那里,直至自己感染高烧,赵懿倩说:“全科人员都是没有休息,拖着病体坚守在岗,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董云丽副院长也鼓励大家:“目前是迎来曙光的关键时刻,必须把这一段最艰难的时光挺过去,这是我们对每一位患者的承诺。”
隔离病房里倾注了每一位医护人员的汗水,他们咬着牙与病*较量,高强度的工作量,还有防护服的沉重枷锁,医护人员的相继感染……他们拼命地燃烧自己,努力地贡献出自己全部热量。而医院作为他们强大的后盾,更是用实际行动第一时间给予职工最贴心的关怀,减轻他们身上的负担,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轻装上阵”,全力抗争疫情。
临床“冲锋”在前,感控科守护“底线”
王国超作为感控科副科长,坚守职责,医院院感防控工作。随着疫情逐步放开,医院的防控工作却是面临巨大的挑战。王国超立即着手制定相关应急预案、制度及流程、消*表单,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监督执行,调整各岗位的防护用品级别,指导各部门消*用品使用,指导隔离及转运。通过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切实将院感防控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为院内院感防控布了一张牢不可破的保护网,为一线员工的安全筑起了“防火墙”。
呼吸消化内科:
“抢救生命,永远是第一位”
住院患者、家属和全院职工的健康……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面临着救治任务重、医护非战斗减员人手不足的具体困难,呼吸消化内科王春主任和沙莎护士长带领科室全体人员恪尽职守、逆流而上,在这个非常时期,全力保障患者看病就医的需求,守护人员生命健康。
王春主任重新优化病房区域布局,将阳性患者和非阳性患者病区分开,防止交叉感染。科室护理工作也不甘示弱,主动作为。据沙莎护士长描述,目前呼吸消化内科收治的患者大多数是阳性患者,一天平均20多个左右,重点人群就诊压力加重。纵是如此,呼吸消化内科护士们也是日夜奋战,白班护士一直在病房中穿梭,中午饭都顾不上吃,直到晚上21:00医院。
在呼吸消化内科有太多的这样的声音:“我抗原弱阳,但是我没明显症状,还能坚持”,“我防护好,让我上完这个班吧”,“我还可以再撑一撑,撑到你们回来”……许多刚“倒下”还未休养好的医护人员,一退烧便立即申请返岗。所有阳性医务人员在症状好转情况下都自觉地尽快返岗,以缓解在岗人员的压力,与患者风雨同舟,顾全大局、舍小家为大家、牺牲自我,为群众提供更及时更高效的健康照护。
影像科:越是艰险越向前
影像科短时间内患者量激增,已从前段时间的日检百人左右暴增至日检余人次。在科室工作人员严重减员的情况下,影像科孙红霞主任带领科室人员迎难而上,及时灵活调配人员,保障了来院就诊患者的影像检查需求,为临床科室的诊疗开辟了绿色通道。
影像科三位副主任郭振浩、刘振和、刘智慧主动请缨,主班连夜班,孙主任和副主任马德壮发着烧还坚持着把整个诊断工作安排就绪。全科每一位医生,也都在用自己的默默付出、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
24人的技师团队,看着人员不少,但他们日常工作是需要操控着3台核磁、3台CT、2台DR、以及骨密度仪、乳腺钼靶、DSA、手术室C型臂、外出体检等大量、繁杂的工作,技师组的排班表上,用各种不同的颜色和符号,体现着他们的职责和分工。但现在,他们已经有20人陆续感染新冠,而且跟诊断医生一样,感染得十分集中。为了使来诊患者能够第一时间做上检查,技师长赵宇爽带领技师团队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她自己感染了,发着烧坚持工作,晚上连续高烧,吃了药第二天依然出现在科室,因为她说我不能倒也不能不在科里,我要及时调配人员。她每天无数次跟科主任汇报沟通,及时协调科室的排班,排班表几乎每天都在变,甚至一天变三次。
特殊时期,他们承受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压力不减反增。科室先后有6名技师都是在工作时间发烧了,却依然默默的坚持在工作岗位上,吃了退烧药继续奋战,因为她们知道、那么多小伙伴都病了,只想在自己还能坚持的时候,为科室多尽一份力量!
科室前台登记窗口有3名护士和2名登记员,由于特殊的工作性质,护士很快就感染了,就只剩下护士长赵小华一人暂没被感染。赵小华担负起平时三个人的工作量,影像增强、消*防护、感控消杀、急诊叫诊等都落在她一个人的身上。在护士严重减员的情况下,她没有一句怨言毅然冲在最前线,出色的完成了科主任交办的各项工作!由于长时间未休息,前天赵小华护士长也被感染了,她还带病坚持了一天,等到带病上岗的另外护士能上岗了,才回家休息。这是一份责任一份担当,更是大家对工作的执着和对科室的热爱。
……
不论是临床,还是医技、行*或是后勤,在人员紧、病患多、风险高的逆境中,三院人做到了坚守岗位,履职尽责。他们把最大的爱,最真的情,最好的技术,最多的时间,奉献给了治病救人这一崇高神圣的事业。
好将一点红炉雪,散作人间照夜灯
冬已至,春归有期。每一个平凡而闪耀的三院人啊,我们点燃炬火,回首过去三年从春寒料峭到夏日成荫,从晨光初起到深夜灯火通明,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三载春秋辗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中,三院人始终是“冲锋陷阵”的人,你们值得更多的理解与包容,你们值得所有的赞美和感谢。黎明前的那道曙光已然刺破了黑暗,让我们一起并肩作战、勇毅前行,携手迎接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