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特殊的一年。
今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五年来,海淀区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引擎,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数字经济,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为首都率先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有效路径贡献智慧和力量。
今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在危局中,海淀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海淀区积极探索科技战“疫”,效果凸显,同时持续做好“六稳”“六保”各项工作,实现区域经济平稳复苏,向好转变。
“黑体是红外测温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校正元器件,但在疫情期间更是价格高涨,一‘体’难求。为了降服这只‘拦路虎’,我们这群自称‘旷工’的技术团队拿出了硬核的探矿精神,四处搜寻能够突破传统黑体限制的材质,经过多轮测试,最终成功研发出新型无源黑体。”在12月1日举办的海淀区“致敬伟大抗疫精神”百姓宣讲团首轮巡讲活动上,来自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的张晋文如是说道。
年是特殊的一年,年关之际疫情突然袭来。没时间恐慌也没有退缩,中关村科学城各机关闻令而动,与企业一同众志成城,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如今,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在楼宇、在商场、在医院,来自海淀的技术依旧在岗,背后的技术人员持续在线,筑起一道道“钢铁”防线。
刻不容缓筑“铠甲”
大年三十上午,高能环境负责人得知医院后,要求下属3家兄弟公司并肩作战,火速医院的防渗、防水、防护工程建设。2月2日,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可容纳医院正式交付使用。“医院防渗工程后,我们的工作团队第一时间来到雷神山施工现场。”高能环境总经理、*委委员胡云忠介道,2月8日,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可提供医院交付使用。
“我们是在1月23日接到工信部下达应急生产机动平台负压系统任务,为救护车配负压隔离装置。”核信锐视总经理安广福说。2月4日,第一批生产的FHS-C型负压系统应急产品下线,随后搭载这套系统的负压救护车陆续发往武汉,为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和病人送去“铠甲”。
在隔离人员端,只需直接将一个被称作“腋下创可贴”的“智能体温计”贴在腋下的皮肤上,该设备与手机绑定后,体温数据可自动测量、自动上报。在防控值守端,工组人员通过电脑可对密切接触人群进行连续体温监测与风险预警。针对隔离医学观察的痛点,北京微芯边缘计算研究院联合北京英视睿达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基于微芯片传感器的精准体温与位置实时监测系统应运而生。
临危受命、一呼百应,为支援疫情防控第一线,科技企业暂停休假,第一时间化身科技尖兵,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
冲在“疫”线显红色使命
1月24日除夕夜,东华软医院信息化系统的通知,公司迅速组建项目突击队。东华医为交付部副总经理柳旭生放弃与家人团聚,主动请缨驰援武汉。回想当时做出的决定,柳旭生说:“从没后悔过,我一直在医疗系统工作,年经历过非典,对我来说,疫情面前只有冲锋在前,义不容辞,这是我的责任,‘疫’不除,心难安。”
全力支援一线疫情防控,科学城非公企业的*员们在关键时刻豁得出来、冲得上去。贝壳找房成立武汉青年突击队和临时*支部;北京纳通科技集团五天实现零突破,一天完成4台设备调试任务,口罩产能达到30万只/日;旷视科技第一时间成立抗疫攻关项目组,最短时间内创新性提出明骥疑似发热人员智能筛查比对方案。疫情期间,科学城余名非公企业*员在科学城各级*组织的带领下,纷纷化身战“疫”先锋,挺身而出,迎难而上。
今年1月以来,中关村科学城*工委、管委会闻令而动,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建园区疫情防控巡查指导队伍,抽调人组成13个巡查小组,对45个园区进行全覆盖、不间断、无死角巡查指导。成立12个临时*支部,自2月1日起连续守护对口联系的12个社区达天,累计支援社区值守超过人次、小时。
园区实现全方位无接触防疫
为保障中关村科学城园区及入驻企业复工复产顺利进行。在前期工作中,中关村科学城*工委、管委会对45个产业园区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掌握各园区企业及员工数量、企业员工离京返京情况、复工复产情况、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困难和需求等;根据不同园区特点,进行精准服务,提出一米线、无接触配送、线上宣讲等疫情防控措施,为企业复工复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测温、出示出入证、查验健康码、登记人员信息……在中关村西区内的各个楼宇大厦入口处,企业员工按照物业要求,有序地进入大厦。
在海淀区康拓大厦一层,进楼办公人员都会通过深醒红外测温一体机进行测温、是否戴口罩、人脸比对等检测。在全部合格后,门禁自动打开,这种方式不仅为楼内人员提供了一份安全保障,更提升了人员出入的便捷性与智能性。
“小易小易,去2楼。”话音刚落,轿厢内的智能屏上立刻出现“去2楼”字样。医院里,像这样全程无需触碰电梯按键乘坐电梯已成为众多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的日常体验。
海淀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用科技支撑防疫效果凸显。红外热成像测温仪、红外测温门、出入口安装人脸识别系统等科技手段严守防疫之门,筑起一道道疫情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