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赤焰战场2》,做到了续集大片应做到的一切。而喜欢《赤焰战场2》,绝不是因为单纯喜欢好莱坞大片,只是喜欢这些演技派的“老不正经”。
他们不经意间的一个眼神和动作,就是个表演教科书上的范例。当然,这一次的他们绝不文艺的对谈或是纠结着思考。
他们只做一件事:拔枪对射,冲锋陷阵。
卡司晃眼:表扬一下演技派
当然,这种群星卡司,配合着特工题材的作品,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十一罗汉》系列。的确,这种明星连连看的方式需要的是真正在演技和个人魅力上独树一帜的明星。让我们来看看《赤焰战场2》这种敢死队里演技派们都有谁。
内地的观众们也许只是买票入场,看着他们卖萌耍宝,拔枪杀人。但是对于类似海伦米伦高呼自己是英国女王,在精神病院里狂奔的细节并未有共鸣。就拿她来说吧,因为海伦米伦是最让人惊艳的老精神病选手之一。是的,这位直到几年前才真正被大部分世人熟知的演员,就是目前世上在电影这门艺术里将英女王诠释得最出色的的扮演者,没有之一。片中的她不动声色的狙击,边打电话边溶解尸体,一副驾轻就熟的范儿,让人记忆犹新。还有约翰马尔科维奇,这是片中将卖萌进行到底的老顽童,仔细观察他的履历,一幅坏人相,天生演技派。这是纵横银幕几十年的老戏骨了,他的存在更多的是为了一种不同形象的颠覆。
当然要说说凯瑟琳泽塔琼斯。她老了,是的,毋庸置疑她老了。但是女人掩不住的东西,永远是风情。也许俄国女间谍这个角色不够美艳,但是永远够风情。至少在她初见布鲁斯威利送上那个热情的吻时,你能感到有种东西从银幕中喷涌而来。最后是我们的汉尼拔——安东尼霍普金斯,他在片中饰演一位老科学家,只能说姜还是老的辣,他角色有前后巨大的反差之感,绝对够得上“出乎意料”四个字,也让本来很简单的剧情,终于有了可以复杂起来的可能。再加上年内已经再次登录内地大银幕的硬汉布鲁斯威利斯。从阵容的角度,《赤焰战场2》的厚度超乎预期,何况还有在好莱坞每每客串大制作皆有惊喜的李秉宪。
晃眼只是表面,精彩的是他们的表现。
场面出众:人人都爱动作片
这只敢死队的意义就是,他们是特工片里演技最好的,是演技派里最能打的。其实最近大银幕上有两部的施瓦辛格的电影:《背水一战》和《金蝉脱壳》,后者有了史泰龙,文戏好一些,但是两部戏因为成本的限制,打得都应该更过瘾一些。好在《赤焰战场2》够得上过瘾二字。没有了节制,子弹横飞,拳脚相加,整体够火爆。
对于这个11月而言,《赤焰战场2》奉献了最富有娱乐效果的两个小时。至少每个笑点都不俗套,而每次过瘾的狂轰滥炸都毫无节制和出人意料
片中至少有三段以上的成型动作片桥段。既然是桥段,可谓把握了类型片的经典规律。比如布鲁斯威利斯开篇在封闭空间内的以一敌众,这部分对于老布制敌手段的多样性展示是非常到位的。而在《虎胆龙威》系列拍到第五部后,他个人已经具备了成熟的银幕风格和独到的动作理念,可谓给人开篇惊艳之感;对韩国演员李秉宪的运用是编导的独到之处。此番也让其比起今年另一部大片《特种部队2》中的出镜更出彩。李秉宪的特点是接近传统港式功夫片的打斗与搏击。但是每每好莱坞对于这种离开枪火之后的打斗把握不如东方电影人。基本原因是受限于东方动作指导在好莱坞工业体系中的水土不服,以及东西方动作片理念上的冲突。所谓理念冲突如下,比如西方强调力量与直白的饱以老拳,东方提倡速度与出手的一招一式。这一次,本片在李秉宪的动作场面设计上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的几场打戏,将自身的凌厉风格与贴近实战的效果有机结合,虽未达到港片黄金时期的形神兼备,但是作为好莱坞出品,已属不易,当然,如何漂洋过海依旧坚持风格,也许这是值得华语影人思考的问题了。
再者,影片有着很棒的追车戏。要知道,每部经典的特工题材电影,追车戏是标准配置。本片一头一尾两场大规模追车戏,开篇幽默风趣,片尾火爆刺激,各有所长。别小瞧追车戏的作用,不仅能够让观众伴随着强劲配乐的有着强烈的感官刺激,更可以改变一成不变的故事节奏,继而半植入化的各种豪车会有种品牌价值瞬间飙升的风驰电掣之感。一招三用,何乐而不为呢?更何况,这部戏还有我们最爱的慢镜配双枪,在追车段落里令人热血沸腾。
所以说,作为动作片,《赤焰战场2》很火爆够格。这种火爆比起超级英雄的上天入地更让我们熟悉,比起夕阳红的勒紧腰带更显得出手阔绰。
因为火爆,所以人人都爱。
搞怪风格:这是一个卖萌的年代
从《独行侠》约翰尼德普不露真容插科打诨两小时某些观众仍然买账,《雷神2》洛基话唠不断化身美国队长全场哄堂大笑可知:这是一个卖萌的年代。
别指责这群老家伙们在这部《赤焰战场2》里搞笑搞怪了,他们毕竟有躺在功劳薄上睡觉的资格。虽然这种搞怪是两面性的,第一,它让我们熟悉的银幕大咖有了不一样的转变。比如马尔科维奇不再是恶人而化身每每接话不停的古怪老头,汉尼拔不再琢磨吃人而是频频的露出那么温暖可爱的笑容,布鲁斯威利斯更是穿得西装革履,像是从舞会里偷跑出来又跑进了镜头里。不断的和他的“小女孩”,已经年逾五旬的玛丽露易斯帕克谈情说爱。
第二,卖萌也依旧是危险的,本片最大的问题也在于叙事节奏的不够紧凑。但是如前文所述,时代使然,审美趋势如此。银幕绅士不见,雅痞横行。你谈高深的调调,但偏偏这是个卖萌的年代。
所以老精神病们组成了特战队,或者说一群演技派组成了敢死队。他们最大的好处是提醒你“人老心不老”之说仍在银幕上烁烁放光。
既然男不怕英雄迟暮,女又何惧红颜凋零?这部片子它适合银幕下的老中青三代观众。老人家找共鸣,中年人有思索,青年人送掌声。人人对号入座,看看未来一定会老去的自己,那时应怎样活得精彩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