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5G作为最新一代的移动通信技术,其网络性能和技术能力与4G相比有了很大提升。自国内三大网络运营商宣布5G商用,至今已一年有余,然而很多人谈论起这项技术时,依旧是铺天盖地的“5G就是快”。5G对经济社会的重大影响不在于5G本身,而是5G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作为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5G技术除了能提升网上冲浪时的用户体验之外,能为这个时代带来怎样的变革和机遇?一起来看看!01
5G赋能:技术能力演进,应用场景创新
5G关键能力大幅提升信息传输效率
5G网络具备比4G更高的性能,5G可以支持0.1~1Gbps的用户体验速率、每平方公里万的连接数密度、毫秒级的端到端时延、每平方公里数十Tbps的流量密度、每小时km以上的移动性和数十Gbps的峰值速率。同时,5G将会大幅提高网络部署和运营的效率,相比4G,频谱效率提升5~15倍,能效和成本效率提升百倍以上。性能和效率共同定义了5G的关键能力,正是5G满足未来多样化业务与场景需求的“赋能”体现。
其中,5G关键技术“网络切片”为5G网络的应用与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可行性和技术保障,5G端到端网络切片将是推动超高清视频广泛应用的重要技术。切片技术可以将网络资源灵活分配、网络能力按需组合,从而满足不同行业、业务场景对网络的差异化需求,并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边缘计算技术具有实时或更快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节省网络流量、可离线运行并支持断点续传、本地数据更高安全保护的特点,大大减少了网络操作和服务交付的时延,在车联网、视频监控等场景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5G应用场景广泛,打开B端信息服务市场
国际电信联盟ITU在年定义了eMBB(增强移动宽带)、uRLLC(高可靠低时延连接)和mMTC(海量物联)三个5G的主要应用场景,其中,eMBB指随时随地为移动互联网业务提供无缝的高速业务;uRLLC是指提供毫秒级的端到端时延和接近%的业务可靠性保证;mMTC具有小数据包、低功耗、海量连接特点。
未来5G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与4G不同的是,5G带来真正的革命性改变还是在行业应用上,5G最大的价值将体现在B端和垂直领域。《5G应用创新发展白皮书》指出,5G融合应用体系包括三大应用方向、四大通用应用和X类行业应用。随着商用进程全面开启和网络建设加速推进,5G与垂直行业的融合应用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从应用方向上看,5G应用包括产业数字化、智慧化生活、数字化治理三大方向;5G通用应用(即未来可能应用于各行业各种5G场景的应用)包括4K/8K超高清视频、VR/AR、无人机/车/船、机器人四大类;5G应用到工业、医疗、教育、安防等领域,还将产生X类创新型行业应用。同时,白皮书还表示,我国电信运营企业在重点城市、典型领域开展应用示范。中国移动成立了5G联合创新中心,汇聚余家成员单位,其“5G+”计划提出面向工业、农业等14个重点行业进行5G应用开发,面向大众重点开发5G超高清视频、5G快游戏等应用。中国联通网络研究院设立了5G创新中心,下设新媒体、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城市等10个行业中心,并编制六大行业5G工作指引。中国电信积极开展5G+云创新业务、5G+行业应用和5G+工业互联网三方面5G示范应用,包括智慧警务、智慧交通、智慧生态、智慧*建、媒体直播、智慧医疗等共十大行业。在年9月20日中国移动5G+创新合作大会上,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市场经营部副总经理许锡明表示,中国移动将通过推进5G+4G协同发展、5G+AICDE融合创新、5G+Ecology生态共建,实现5G+X应用延展,使5G真正成为社会信息流动的主动脉、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数字社会建设的新基石。
当前,北京5G部署与应用全国领先,关键就在于应用场景多且重要。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新机场、年北京世园会、年北京冬奥会、长安街沿线升级改造等重大工程和重大活动都将成为5G典型场景示范应用窗口。北京市也已经在“两会”报道、国庆阅兵、大兴新机场、大型体育比赛、冬奥场馆等近百个行业应用场景与5G结合或通过5G进行传播,让我们看到了5G强大的网络传输能力和创新潜力。
新媒体传播是5G赋能的先导领域
5G是数字化战略的先导领域,更是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环节。5G的发展将会带动各种新兴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中,使应用场景由移动互联网向移动物联网扩展。5G时代将以快于4G网络数百倍的传输速率、毫秒级的端到端时延以及泛在网,推动物联网、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各行各业和社会各领域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显示,预计~年,中国5G商用直接带动的经济总产出达10.6万亿元,间接拉动经济总产出约24.8万亿元,将直接创造超过万个就业岗位,开启一个充满机会的新时代。当前,5G带来的最大机遇就存在于新媒体传播和“媒体融合”领域,技术标准的成熟度和应用场景的契合度决定了传媒和传播成为5G最先带动的垂直领域。在5G的增强移动宽带eMBB场景下,可以实现0.1~1Gbps的用户体验速率和每平方公里数十Tbps的流量密度,这将为移动互联型业务随时随地提供无缝的高速连接,为超高清视频、3D、虚拟现实内容的传输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发展土壤。可以预见,继4G带来了移动互联网之后,5G又将继续孵化和创造一个全新的媒体生态,揭开“万物皆媒、人机共生”新媒体时代的序幕。
02
技术逻辑:5G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
5G对经济社会的重大影响不在于5G本身,而是5G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5G时代将会为新媒体技术提供无处不在的“超级网络”,加速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同时,各新媒体技术也将会为5G的应用带来便利及技术支撑,为各领域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保障。5G将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经济转型升级。
5G是云计算的下一个“风口”
毫无疑问,5G将有利于云计算的进一步发展;反过来说,云计算也对5G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5G将与云计算互补互促、共同发展。一方面,5G时代的网络传输速度和信息传输流量密度提升,万物广泛互联,5G和物联网所产生的大量数据势必需要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这将极大带动目前的“计算”大规模从终端向云端迁移,以提高网络响应效率和提升用户体验;另一方面,云是智能经济的基础设施,云计算是5G时代必不可少的智能化手段。5G本身就是通信与云计算融合的网络,网络资源的优化配置需要有云计算能力支撑,按照使用者的需求、偏好、终端、网络状态灵活配置网络资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用户中心网”。
5G将会开启新一轮移动通信技术的革命,“云”是承载各类信息化应用的关键基础设施,上“云”已成为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云计算将助力“互联网+”国家战略,为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5G与大数据相互促进
大数据是一个技术体系,是一种“工具”,也是数字经济的基础。大数据技术要想发挥更大的效能和价值,就需要更快的、能够处理更大体量数据的传输技术与之相匹配,5G的出现和发展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实现真正的实时、在线的海量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
与此同时,5G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也将进一步丰富数据采集的途径和来源。随着传感器、物联网发展,数据采集及传输途径也将得以扩充,来自设备、物体、机器人等的新数据通道将为数据治理和数据管理带来机遇和挑战。这些新兴渠道数据的规模、数量、速度和变化等特征与传统领域显著不同,进一步要求发展出与之相适应的方法来管理数据质量和标准,以满足业务对于灵活性的要求。
5G最大的应用在于“物联网”
物联网是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也是全面构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当前,5G带动物联网进入了发展新阶段,5G、低功耗广域网等基础设施加速构建,数以万亿计的新设备将接入网络并产生海量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加速与物联网结合,物联网迎来跨界融合、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
与此同时,物联网也是5G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不同于4G时代移动互联网主要建立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5G技术未来则将主要应用于物和物之间的通信。5G应用将呈现“二八分”特征,即“20%用于人和人之间的通信,80%用于物和物之间的通信”。[9]5G时代的信息传播将不再局限于人与人之间、人与内容之间的传播,人际传播和大众传媒不再是唯一的信息传播模式;相反可能更多地存在于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传播和信息交互。对于5G网络来说,其应用方面最广泛的就是移动状态的物联网,最大的市场可能就是车联网。
5G和人工智能关系紧密
5G和人工智能关系密切,两者共同作用才能推动社会各领域、各行业的转型升级,才能为媒体融合提供动力和支撑。一方面,5G是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也是智能媒体发展的重大机遇,5G技术促进了人工智能大规模应用落地。5G网络所具有的超低时延、超高速率和超大带宽的特征,可为人工智能提供更加稳定的环境,保障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AI的典型应用和5G的典型应用有近80%的重叠,5G能够支撑AI应用的大规模落地”。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也是5G的助推剂,为5G探索更多业务场景。人工智能已渗透在各个领域、各种场景之中,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基础设施;同时,人工智能运用于5G网络,将使网络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提升网络的运营和维护能力;人工智能带来的多种技术产品,将为5G探索出更多、更新的业务场景和模式。人工智能与5G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时代正在快速逼近,两者的结合将使传统行业焕发新的生机,使整个互联网产业迎来大变革。
03
启发思考:面对新兴技术的思路和视角
逻辑主线——技术革新对传播有决定性意义
人类历史上传播(特别是国际传播)的每一次飞跃,都建立在技术革新的基础上。传播发展的历史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技术革新的历史。技术演进意味着传播的基础设施、终端设备、传播渠道、传播平台和内容形态的改进升级,技术的革新对传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20世纪60年代,通信卫星的发射成功实现了电视节目的跨国传播;互联网的普及,特别是社会化媒体的出现,进一步使实时互动的国际传播成为常态;4G时代,移动互联网新型业务兴起,使国际传播进入了移动新媒体传播时代;而5G网络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也必将对整个传播生态产生巨大影响。
5G绝对不是简单地等于4G+1G,5G是对4G技术的全面革新,5G网络将会凭借其技术优势、与其他新媒体技术的配合打造一个“万物广泛互联,人机深度交互”的时代,在这一网络条件下,我们应重塑对移动互联网的观念,用崭新的思维去看待5G网络所构建的社会。4G时代流量是各个平台和应用所争夺的焦点,而5G时代不同场景将会成为竞争的重点。4G实现了“人”联网,使人与人之间的通信更加便捷;而“物”联网将会成为5G的主要应用,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4G主要应用于C端,服务于个人信息消费;而5G主要应用于B端市场,将会改变产业经济形态。4G网络的创新主要停留在应用层面,与其他技术之间的关系相对独立;而5G的创新主要在网络层面,与其他技术之间无法分割,相互促进。4G时代,流量的红利促使大量平台和应用涌现,但其专业程度令人担忧,对其的监督管理也存在短板;而5G时代的网络变革为各行各业提供了一个重构新生态的机会,将会推动各个领域的稳定发展。
同时,新技术也必将会带来新的“原生创新”。4G时代催生了移动互联网,带来了新的模式、新的平台和新的业务,各类App应用是整个移动互联网生态中最活跃、产生最大市场价值的部分,App也成为移动互联网争夺流量的入口。其中,以抖音、喜马拉雅为代表的具有社交属性的平台在4G时代吸引了大量用户,其内容的影响力逐步提升。“时刻在线+实时定位”作为移动互联网的最大特点催生出了分享经济,如滴滴打车、共享单车等,用户可以在网络上准确综合相近地点、不同个人的共同需求。而5G时代也将会产生更多的原生创新,将会以传统媒体为创新的起点,并由此衍生出更多的新产品和新业务,打造各产业的数字化新生态。
“万物皆媒”的视角
5G推动了物联网的广泛普及和行业应用发展,万物互联互通的技术环境使任何物体都可以植入芯片和传感器成为海量连接中的一环,能够采集、分析并传输数据和信息,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届时,所有具有传播能力的终端、设备都将具有“媒介”的属性。因此,在物联网的赋能下,媒体采集信息的结构和能力都将随之发生变化,“媒体”的定义广泛延伸,由传统的“互联”变为了“物联”,人、物、媒介和信息之间的有机连接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家用电器、个人用品都搭载了芯片、操作系统以及屏幕显示功能。原来没有屏幕的地方出现了新的显示屏幕,原本不会“计算”的物体现在也拥有了信息通信的能力。芯片是物体传播的中央处理器,操作系统是物体在传播过程中的“大脑”,屏幕则是必要的显示器。有了芯片、操作系统和显示器,海量的物体和设备将被赋予强大的通信能力、计算能力和显示能力,完成接收信息、处理信息、展现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的全链条传播任务。
“人机共生”的视角
5G网络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将会带来新的终端、新的手段以及新的计算平台,使“智能计算”无处不在。人机协同、合作互补,将使生产更加智能化和数据化,人与机器的紧密配合将会使各个行业的产业链得到创新,使不同场景下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5G时代是“泛智能终端”的时代,丰富的应用场景带来了多样的终端形态,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40家的终端厂商宣布正在开发各种类型的5G终端产品。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的深入应用,终端设备将会逐渐能够“感知”世界,逐渐拥有“看、听、说”的能力。摄像头、无人机等新的终端设备将会带给我们更加丰富的信息采集方式,信息的来源将会更加广泛、场景更加多元,并使计算广泛深入各种场景。5G时代边云协同发展,新的技术手段也将会使数据信息的存储、分析和处理更加智能。云计算把握整体,聚焦非实时、长周期数据的分析;移动边缘计算专注局部,聚焦实时、短周期数据的分析,能够更好地支撑本地业务的实时智能化处理与执行。5G网络条件下,芯片和算法的合作也将会带来新的计算平台,更好地协助不同场景信息处理工作的完成。例如在车联网场景下,5G车联网不仅要实现车路协同,还要实现“人—车—路—网—云”五维高度协同。
“传播社会化”的视角
5G时代,传媒不仅仅是5G的一个应用领域和eMBB的一个应用场景,传播将会成为5G赋能的一种社会公共资源,就好比信息社会的“水电煤”。在5G条件下,5G能力将为各行各业带来新的动能。5G不仅意味着技术融合,更是一次大规模的产业融合变革机遇。很多行业都会在5G的赋能下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生产新模式。5G只有融入百业才能服务大众,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当前,直播“常态化”就是传播社会化趋势的一个集中突出表现。有了5G网络、新的终端设备和新平台的保驾护航,任何人都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环境下直播任何内容,这极大地提升了传媒以外其他行业的传播能力,使传播行为更加社会化、行业化。在这一背景下,企业越来越重视视频化传播的能力,目前各大企业纷纷将直播的方式应用到自己的业务和运营中,构建企业“视频媒体中心”,如阿里的“云栖说”、科大讯飞的“科技晚自习”“未来客栈”、兴业银行的“兴研说”、医院的“直播诊室”以及飞鹤奶粉的“新鲜陪伴一小时”等。如何运用好视频的能力,为企业营销、传播、品牌、公关等传播沟通场景提供更好的服务、更有品质的内容和更安全的保障,可谓视频传播领域当前最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