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会同教育部决定,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建立4所中医学院,并将南京中医学校改为南京中医学院,医院校开设中医系或增设中医药课程,从此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中医教育正式被纳入国家高等教育的轨道。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成立于年,中医系学制六年。时至年第一届学生毕业,在毕业的前夕,年7月16日,当时任教的五位中医专家于道济(时年68岁),陈慎吾(时年63岁),秦伯未(时年62岁),李重人(时年53岁),任应秋(时年49岁)。针对当时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总结经验、启示后来,联名向卫生部进呈《对修订中医学院教学计划的几点意见》,其内容包括:“带徒的一点经验”、“培养目标问题”、“中医课程内容的安排问题”、“大力提倡读书(包括背诵)风气,练好基本功”、“怎样突破文字关”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这份意见稿对探索符合中医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模式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是现代中医教育史上的大事件,反响巨大,影响深远,史称“五老上书”。
原文如下:对修订中医学院教学计划的几点意见秦伯未于道济陈慎吾任应秋李重人(年,时任卫生部长崔月犁批示:五点意见很好,可以解决中医后继乏人乏术问题。如果召集全国中医学院教改会议,应当把这篇建议发给大家参考讨论。)
我院五六年级学生即将毕业了。这是我国第一批中医正规大学的毕业生,是中医教育的一件大事,是贯彻执行*的中医*策的又一次胜利。无疑地他们将负担起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的重大任务。唯这批毕业生的质量,虽然看来基本上能够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但如果严格说起来,特别是在中医学术水平方面,还有不足之处,还不够理想。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吸取几年来的教学和临床实践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加以改进,使今后更为符合要求,培养出质量更高的中医后继人才。据我们了解我院这批毕业生的中医学术水平,对常见疾病一般说可以独立诊治,对某些疾病已达到一定的疗效,对中医理论、概念虽然较明确,但能熟读熟记的较少;掌握的方剂、药物也还不够。特别是阅读中医古书尚有困难,运用理法方药、辨证施治处理疾病尚欠正确,看来基本功打得非常不够。似乎要用成为一个“高级中医师”的标准来衡量,还嫌不足。这班毕业生在毕业实习和写毕业论文时,自己感到空虚,一再要求补课,并提出补课的具体内容,如《内经》需要讲某些篇的原文,在写论文时,提纲拟好了,文献资料的搜集还不熟悉;有的想到某一理论,但不知出于何书,感到似是而非,在毕业实习时,有时老师说一方剂,学生开不出药味,甚至连方名还不知道等等。总的看来中医理论和临症还学的不深不透。根据以上情况,中医学院教学计划,实有讨论修改的必要。为了培养质量更高的中医后继人才,为了对*和人民负责,根据几年来我们在教学和指导临症实践中的经验,结合个人的一些看法,提出下列意见和建议:
一、过去的一点经验
据我们了解,过去从师学医,老师选择对象,首先要求文章要通顺。拜师以后,头两年学习内容主要是诵读,如《内经》(多数读《内经》节本)、《伤寒论》、《金匮》,以后脉诀、药性、汤头等书读得烂熟,甚至要求某些注解都要能记住,同时为老师抄方;第三年以后,老师重点讲解和指出必读书籍,一面钻研,一面为老师作助诊工作,一般是半天临症半天读书,五年期满,老师认为有足够自行开业的能力时,才同意出师。如没学好,也可能要更长时间才出师的。出师以后有个别家庭经济好的,并不积极挂牌开业,还要从名中医“参师”,这种参师学习,时间不是太长,三个月或五个月,以能接受老师独特的学识经验为主。清代著名医学家叶天士,曾从十七位老师学习,就是采取的这种方法。这是过去中医带徒弟的一种较好的方式。这样带出来的徒弟质量较高,将来的成就也较大。
总之学中医要有相当的中文水平,这就对钻研医学文献打下了基础。有二、三年的诵读功夫,使中医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具体方药皆能烂熟于胸中,应用起来就能左右逢源,得到豁然贯通之妙。这种诵读的基本功,如果建立的深厚,将终身受用不穷。再有二、三年时间的半天临症和半天读书,有较长的临症时间,对四时多变的多种疾病,都有机会接触和亲手诊治的经验。一些真才实学的中医都是这样学习来的。
从上述经验来看,中医学院的毕业生,主要是学习中医的时间太短,六年制的中医学院,实际上学习中医只有三年。用三年多的时间要求学好中医,时间上显然是不够的,此其一;在教学方法上,中医学院是按照现代正规大学的办法,实践证明优点很多,但忽略了过去教学的某些优点,如要求学生背诵和指导读书方法等,因之,学生没有练好基本功,此其二;高中生的古文程度太差,医古文仅数十学时,又未尽要求背诵,是以不可能突破文字关,此其三。……(以下缺如)。
二、培养目标问题
三、中医课程内容安排问题
四、大力提倡(包括背诵的)读书风气,练好基本功
根据学习中医的特点,单靠课堂讲授还不解决问题,课堂讲授的时间加得太多也不是最好的办法。最好是除课堂讲授以外要有充分的时间由老师带领指导学生读书,把“指导读书”一项正式列入教学计划的时数之内,只有课堂讲授与指导读书并重,才能学得更深更透。
中医学院应大力提倡读书风气。当然,在学校学习期间,都可以叫做读书,这是广义的。我们所要提倡的读书,不仅可以帮助记忆,还可以帮助理解,许多不懂的东西,可以读之使懂,不通的可以读之使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从语言发展史讲,人类是从口头语到书面语,这是丰富知识最有效的办法。中医学院究竟该读些什么书呢?除15门讲义以外,我们认为各科都应增授“原文”的补充教材,这些教材一般是可以读的,例如精选的《内经》原文百篇,《伤寒论》原文,《金匮要略》和《本草》原文等等,均可以读。读书的内容,应分做精读和泛读两种,精读不仅要求背诵,要读得深,读得细,读得透彻,还要翻来复去地玩味,深思研究,甚至包括批注、做笔记等。泛读在一定程度上不要求那么深透,或者读懂了,或者能背诵了,或者是有一个较深的概念就行了。这两种读法可以相辅而行。只有精读没有泛读,所见者少;只有泛读,没有精读是无根之木没有基础。有了精读在语言文字方面下了功夫,便具有最基本的阅读能力(例如词汇量,语法现象等),才可以进行泛读,精泛并举,是完全必要的。因此读书虽是一种方法,是学生自己的事,但一定要有安排和指导,我们所指出的新的学时计划,其中就安排了指导读书的时间,在这时间内教师要去亲自指导,主要指导学生如何读,包括选材料,个别讲解,组织讨论,做笔记,背诵等。因此,指导读书时间的重要性,并不次于课堂讲授。强调了这个时间的重要性,明确地列入教学计划,不能为任何时间所占有,才能保证练好“基本功”。
五、怎样突破文字关
中国文学与中国医学向来有密切的联系,历代的医学家大都是具有很好的文学修养,因而他们的著作能流传于后代,而文学家也必然阅览过医学书籍。如《*帝内经》是当作“子”书读的。远的例子不举,近年医家如曹家达、陈无昝、恽铁樵和陆士谔等,他们对中国文学均有著作。学习中医,不突破文字关,必不可能深造。“医古文选”这门课,就是为提高阅读中医古书而设立的,其用意甚善。唯过去课时太少,所选内容有局限性,而又没有要求精读背诵,因之达不到要求。我们建议,医古文选的内容须大大扩充,可选篇左右的古文和60篇左右的医古文。其中还要包括一部分音韵学常识,熟悉和掌握一些词汇、意义等,同时要求学生在课余写些毛笔字,以便养成书写端正的习惯。
其它如:体育活动最好安排太极拳,如有条件,气功课可提前上,使学生在长时期锻炼过程中,既有深刻的体会,又可达到强身保健作用。
最后,建议在卫生部领导下,召集全院教师和学生代表开一次较长时间的教学会议,共同讨论。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年7月16日
可悲的是此事不仅没有给中医教育带来任何改进,反而让五位老师在文革中遭受残酷迫害和打击。更可悲的是迫害打击他们的人,正是他们培养教育出来的学生。五老之中前四位都在文革期间去世,只有最年轻的任应秋熬出了头,卒于年,享年71岁。大师已去,风范长存。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碰撞中的今天,作为国学的中医,生存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医发展包括中医教育坚持自己的主体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时代价值。通过回顾“五老上书”这一中医教育历史事件,结合当前中医教育的情况,感到今人学习中医要比前人困难许多。首先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一直接受着数理化等现代科学的训练,迷信科学早已在我们头脑中生根发芽。进入中医药院校,突兀地接受阴阳、五行、气一元论等等,会让人抽象茫然、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诞生于古代中国的中医药学,其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中国古代其他文化的关系自然密不可分。中医药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同时又溶进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成为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医药学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萌生、成长的,中医药学也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才能够自然地得以普及。“不成名相,便成名医”、“秀才学医,笼中抓鸡”,这些话一方面形象地道出了具有传统文化知识背景的人学习中医相对容易之现象;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医与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传统文化、古文造诣就是学习中医升岱岳之径,诣扶桑之舟。今天,如果离开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播,一个中医大夫单纯学习中医诊断、方剂、药性,终究难成一代中医名家大家。(网址: